本网讯【通讯员 周沛】为进一步推动为师生办实事、更好地服务师生,4月19日至20日,校工会联合体育教学部、艺术学院共同举办“艺体同行,筑梦成长”教职工子女素养提升活动,深化艺术和体育教育课程融合,培养提高我校教职工子女文化品位、创新能力及运动素养。活动以专业师资为支撑,通过免费体验篮球、健美操、创意美术、珠宝艺术等四项课程,传递学校对教职工的关怀,提升教职工归属感与幸福感。活动吸引教职工子女近400人次参与活动。
体育赋能:汗水浇灌成长之花

在学校体育馆主馆,体育教学部精锐师资团队为孩子们打造专业化训练课堂。篮球课程由鲁磊磊、王成龙、吴思三位老师指导,通过趣味运球接力、战术跑位游戏及分组对抗赛,系统培养运球、传球、投篮等核心技能。小学员们在“移动堡垒”“穿越火线”等情境化训练中,既掌握了三步上篮的技术要领,更深刻体会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。


健美操课程由任楠老师领衔设计,刘欣嘉、晋宗华两位老师配合教学。课程将少儿体能训练与流行舞元素创新融合,创编《阳光韵律操》系列动作。在《青春修炼手册》的动感旋律中,学员们通过弹力带拉伸、节奏踏板等专项训练,显著提升身体协调性与艺术表现力。活动中还特别引入“音乐情绪表达法”,引导孩子们通过肢体语言诠释不同曲风的情绪变化。
艺术浸润:巧手绘就创意之光


在艺术学院专业画室内,创意美术课程在刘洋、刘梁和方墙三位老师的指导下有序开展。课程依托艺术设计学科优势,设置“自然写生-创意重构-综合材料表现”三大模块。学员们通过炭笔素描静物组合、水彩晕染四季色彩等实践,掌握造型规律与色彩构成原理。活动特别开发“名画再创作”环节,引导孩子们对经典作品进行立体化解构。培训针对教职工子女年龄分为创意素描和创意速写两个班次,课程中还有6名研究生、本科生作为助教联合指导。


在艺术学院珠宝工坊,艺术学院陈虹儒、郭伟韬、李芹、王晓娟等四位老师,依托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珠宝加工实训基地,开展金属工艺手作珠宝特色课程。小学员们从宝石的形成知识开始,学习宝石的传统镶嵌方式,再到使用金属冷连接工艺制作自己的作品。当小学员展示自己设计的“宝石项链”或“金属创意摆件”时,他们收获的不仅是一件作品,更是创造力的绽放和成长的自信。
本次活动中,体育教学部与艺术学院共选派10位专业教师,老师们通过开发专属教学方案,将高校专业资源转化为青少年素养培育动能,充分彰显我校的育人特色,受到了教职工和子女的欢迎和点赞。校工会将持续深化艺体类活动品牌建设,组织美育特色课程,为教职工子女搭建多元化的健康发展平台。